狼筅兵是哪个朝代的兵种?狼筅是什么意思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狼筅兵是明朝中期的兵种,由名将戚继光创立。狼筅是一种长柄的刺杀性武器,《纪效新书》记载,狼筅的主体是一根大毛竹,长约一丈五尺,上半截保留竹子的枝丫,毛竹和枝丫顶端都安装有铁质枪刺,使用时往往与“鸳鸯阵”紧密结合,以枝丫遮护自身,以枪刺击杀敌军。
一、狼筅的由来
明朝中期,嘉靖皇帝在位期间,明朝边防形势极度紧张,危害明朝数百年的“南倭北虏”问题同时爆发。特别是东南沿海的“倭寇之患”,已经到了严重威胁明朝国家安危的地步。倭寇不仅侵扰沿海地区,由于明朝军队难以抵御他们的入侵,他们逐渐深入到明朝财赋重地江浙一带,已成心腹大患。
但由于明朝军队暮气沉沉,战斗力低下,倭寇却都是由凶悍的日本武士和海盗组成,他们不仅悍不畏死而且武器精良,手中“倭刀”刀身极长,锋利无比,倭寇刀法精熟,“单刀入阵,五兵莫御”,“挥刀迅捷,诸兵畏怯,遇之辄败”。
戚继光主持抗倭大局之后,为了打败倭寇煞费苦心。他根据传统武术中“一寸长一寸强”的道理,在明军兵器革新上狠下功夫,不仅仿造倭刀造出刀身特长的“苗刀”,还以毒攻毒造出了狼筅。狼筅长约五米左右,进可攻退可守,既使得自己置身于倭寇攻击范围之外,还可以有效击杀倭寇,成为抗倭利器。
二、狼筅的威力
自从有了狼筅和与之配套的“鸳鸯阵”,明朝抗倭战争面貌一新。戚家军凭借狼筅和“鸳鸯阵”,屡屡创造杀敌千百人、自身伤亡却不足十人的战损比,杀得倭寇人仰马翻,连连败退。
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,戚继光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之患,狼筅功不可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