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:亡秦者,胡也—“胡”究竟是指什么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这里的“胡”我认为有两种:一种是北方的匈奴,一种是秦二世——胡亥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了一句话:“亡秦者,胡也。”
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即位后用尽各种方法来追求长生不老之术,于是派遣卢生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,在卢生回来后虽然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,但是却带回了一本“神书”,书上记载了一句谶语:“亡秦者,胡也。”所以秦始皇认为“胡”即北方的匈奴,于是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,以此来避免匈奴的困扰,以保大秦万世不枯。
但是,令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“神书”中的“胡”不是指北方的匈奴,而是自己的儿子——秦二世胡亥。为什么这么讲呢,我想有一下几点原因:
1. 前210年,秦始皇东巡途中病重,最终在回咸阳的路上死于沙丘(今河北省邢台市),在他死前留下遗嘱,立公子扶苏为接班人,但是赵高伙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,费公子扶苏另立秦二世胡亥为接班人。胡亥对赵高可谓是言听计从,在李斯上书揭发赵高种种劣迹时非但不听,还灭掉了李斯的三族,是朝政大权被赵高牢牢掌控。
2. 胡亥在继位后赐死了蒙恬蒙毅两位大将,致使秦朝军队没有良将统领,并且听信赵高的建议杀掉了许多忠臣,这为以后农民起义成功埋下了伏笔。
3. 胡亥天生残忍嗜杀,贪图享乐,对于朝政更是一窍不通,只知道听信底下奸臣的忽悠,对待百姓苛捐杂税,使得一大部分农民最终只能奋起反抗,为推翻秦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。
“胡”除了北方匈奴跟胡亥以外,还有一种说话,那就是指胡姬,但这种说法没有什么站得住脚的历史依据可以佐证,所以我认为这种理解有些欠妥当。
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理解,如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方便指出来,觉得说的好的可以点个赞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