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的赏析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白话文释义:
哀公问孔子说:“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?”
孔子回答说:“推举正直的人去管理邪枉的人,老百姓就会拥护你;推举邪枉的人去管理正直的人,老百姓就不会拥护你。”
这句话出自《春秋左氏传》,鲁哀公问政,政在选贤。孔子的回答针对鲁哀公与三桓衅隙,尖锐指出哀公为政之失,舍贤任佞,以致三桓专权,批评的意味十分明显。
同时孔子也希望能规谏哀公,举贤以服民。用人当与不当,关乎国家治乱,世运否泰,此则言言痛切,当为管理者的座佑铭。
扩展资料:
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
在这次对话中,还有一段至今对世人仍有着警示意义的一段对话。鲁哀公也很迷信风水,于是就向大儒讨教,希望帮他指点迷津。于是鲁哀公向圣人孔子请教:“寡人听说向东扩建房屋不吉利,真有这回事儿吗?”
孔子回答说:“天下的不详有五种,向东扩建房屋不在其中。损害他人,自己获益,久而久之就会招致不详,这对一个人来说,是他人生失败的不祥之兆。
放弃对老人的赡养,不关心老人,不照顾老人,反而把全部的关爱放在孩子身上,久而久之,这个家庭就会招致不详,家业不可能兴旺,衰败是必然的事,这对一个家庭来说,是家业败落的不祥之兆。
有人把家庭比喻成一棵大树,儿女是果实,父母是树干,孩子的祖父母是树根,总是给果实浇水施肥,输送营养,而不考虑给树根浇水施肥,树干的目的是无法达到的。”
孔子接着说:“舍弃贤明的人才不用,而任用那些奸佞小人,久而久之,就会招致不详,甚而灭国,这对一个国家来说,是国运衰颓的不祥之兆。”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春秋左氏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