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耳洞是什么样子的,为什么叫猫耳洞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1、猫耳洞指在沟壕、土坡的侧壁掏一个可以栖身的洞。洞口应开设在土质好的阳坡、背风处,尽量避开阴坡、风口。猫耳洞的防寒效果很好,通常洞内温度可比洞外高12~20℃左右。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解放军曾大量挖掘猫耳洞。
2、猫耳洞的由来:
猫耳洞的名字,据称还是内战时期粟裕他们创造的。
在内战中,粟裕大将曾经有过一段极为艰难的转战时期,当时苏中苏北都被国军反攻夺取,虽然在山东孟良崮歼灭了74师等几个国军主力师,但是自身也消耗过大。在国军反攻下,很快又丢了山东主要几个解放区。1948年,华野在粟裕领导下转战国军力量比较薄弱的河南,发动了著名的豫东战役。
由于当时山东解放区是国军重点进攻最主要的战场,大量国军美械一流部队都参战,火炮非常厉害。解放军在阵地战中,大量使用猫耳洞防炮和防空。在豫东战役开始前,粟裕视察阻击胡琏兵团的十纵部队。当时十纵虽然歼灭了大量的国军部队,但是在国军打击下伤亡也极为惨重。几个主力师兵员都不足5000人。粟裕看到众多伤兵很伤心,对十纵29师师长萧锋说:你们伤亡这么重,真不容易,我们指挥员有一定的责任。我们考虑把你们师先撤下来。但是萧锋是一个斗士,他说:粟司令放心,我虽然还剩5000多人,但是面对新五军,也能打个十天半个月。粟裕说:第五军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,火炮飞机坦克都很多,不能轻敌。我看你们没有什么重武器,兵员又不足,恐怕坚持不住的。
萧锋回答:您放心,我们战士已经发明了猫耳洞,抗击炮击,坦克,飞机都很管用。
粟裕问:什么是猫耳洞?
萧锋说:就是这些小型的防炮洞,战士们自己挖的!不需要什么材料,几根木头就能挖成,比战壕的防炮能力强的多。您看这些洞又小又窄,像不像一个猫耳朵,这是战士们给起的名字。
粟裕有兴趣地爬到洞里面看了半天,然后笑着说:这个猫耳洞发明的很好,很及时。我们准备在全野战军推广。我们已到了战略大反攻阶段,我们的战术技术,要不断适应攻城战,阵地战的特点,指挥员要多动脑子,多出点子,多搞一些发明创造啊!猫耳洞还要不断完善。
由此,猫耳洞的名字就在解放军传开,并且在后面的三大战役的激烈阵地战中大量使用!
它一般是在沟壕,土坡的侧壁挖一个洞。洞口应开设在土质好的阳坡,背风处,尽量避开阴坡,风口。